2014年3月16日 星期日

心得: 我的職業是股東

這本書之前就有朋友跟我提起,在書店其實也有大概翻過,不過沒有仔細去看裡面的內容。直到最近去圖書館借書,剛好又看到有這本,所以就借回來拜讀一下。

我不清楚作者的背景,不過裡面有些概念,剛好跟我有些相近。他也是經歷過很多期貨選擇權與技術分析的路,最後再回到所謂價值投資的領域.....




書中並沒有太多的技巧,主要溝通的是心態。

第一篇寫的是給我一支飆股,內容大致是講選擇成長型股票的邏輯,目前我的方式也是類似,找自己比較了解的產業,找競爭力突出的,有傑出經營團隊在經營,經營的成果透過財報表現出來是亮眼的。

第二篇是寫讓我變成巴菲特,內容是講評估股票價值的邏輯,以其所謂安全邊際的心態。這點很多人提過類似概念,只是手法不同,有的人用很多數據推理精算,但可能算出來的結果又差異很大,我比較沒那麼在乎精算,有時候是感覺的問題,精算其實並不是那麼必要。

就過去的經驗,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精算,而在於心態。理論上來說,算出來的價值是50元,然後市價是60元,可能就不該買進,但如果價格跌到40元,就可以買進價值50元的標的。這是理論,寫出來很簡單,但是實務上,當價格下跌時,往往伴隨著是市場負面的消息,投資人的考驗往往並非算的是否精準,而是面對市場的氣氛與自己認知之間的對抗,結果可能自己是對的,也可能是錯的。

第三篇是講技術分析,作者有技術分析的背景,也有相關工作經驗,但是書的內容對於技術分析看法很客觀,他也認知這是後照鏡,只能看機率與動能提供投資上的一些參考,但並不能預測未來。

我自己過去經驗,也曾經很想當個技術分析大師,光靠線型走勢的判斷,就賺上一筆快錢。傑西里佛摩是我那個時期的偶像,我雖然沒有畫線圖,但是會隨便抓一檔股票過去某一段時間的走勢,然後透過線型來推測後續的方向,隨著游標往右移,就能夠知道自己有沒有猜對。

練習的結果看來是還可行,但實際操作累積下來,其實有賺有賠,拉長時間後並沒有太突出的成果。

最後我又回歸一般基本面的投資法,技術分析變成了在買進或賣出的參考訊息,譬如說絕的股價偏低可買了,但是剛好跌勢還很猛烈,就會先縮手觀望,覺得比較跌緩之後再來進場。或者覺得股價偏貴了,應該要賣出,但價格剛好在噴,就會先等走勢差不多告一段落,再來分批出脫。

第四篇與第五篇則是講市場的預測性與大跌,這部分是引用很多數據,我就不想贅述。



回歸心得,看過許多投資的書,很多人講的其實都對,但要應套用在整個市場,就變成太過。

技術分析對我來說,這不是妖魔鬼怪,確實有人賺到錢,這就是市場情緒與動能的線性表現,但有人對這種情緒抓得精準,有人抓得不準,如果對此感受度不高的人,硬要學這套,也未必有利。

同樣的基本分析或價值投資也是,這是個透過公司經營常理邏輯的表現,可以作為投資人投資的參考,但有人對這經營脈絡有感覺,有的人卻仍是盲目的東買西買,有人靠技術分析賺到大錢,也有人堅守價值投資抱著錯誤的股票賠光積蓄。

這市場就是很特殊,有公司經營的結果,這結果透過一個市場來交易,就會牽涉人性,公司遇到市場競爭本身經營成果就會變動,經營層來來去去,產業也會持續變動,然後對應在交易市場,又牽涉到更多的人性與經濟氣氛,這要說完全可預測或是不可預測都過猶不及。

所以我還是會覺得,投資這件事情,就看人以什麼樣的角度切入市場。


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小吃店頂讓的價值,其實這也是我看市場的方式。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00919? 00939 還是00940?